六盘水青林乡:3000亩“阳光产业”就绪,一体化“阳光伏利”可期

时间:2021-11-26 09:56:35 来源 : 新华网贵州 作者 : 王培

主打草食畜牧业的青林乡又“盘活”一个年产值数千万元的新产业,近日,记者前往进行了实地探访。来到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乡海发村的光伏项目点,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一块块光伏板随着地势起伏延绵,大地仿佛穿上了一件件亮片新衣,熠熠夺目。

“从这边斜坡的视角看上去还不是很壮观,走,我带你到最佳观察点。”大唐贵州钟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海发农业光伏项目部负责人黄芝波边走边向记者介绍起了这片新兴“阳光产业”。

海发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于2020年9月开工建设,同年12月底实现并网发电,光伏区总面积3600余亩,主要分布建设在钟山区青林乡和保华镇,其中,青林乡铺设面积约3000亩。“据我们统计,截止到目前,陆陆续续发电已有7000万度左右,其中发电量最高的月份突破了1400万度。”黄芝波告诉记者。这个投产还不满1个完整年的新项目已初见成效。

黄芝波介绍,海发农业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130兆瓦,按照当地年有效利用小时数测算,预计年发电量可达1.5亿度,平均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5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16.7万吨。

作为一个电源支撑点,海发农业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安全调控起到一定作用,如果后续再配套上储能技术装置,在光伏产业及电力保供上将实现新的跨越;作为一个新能源产业,海发农业光伏电站对区域电网和能源结构优化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在运维方面,我们用上了无人机智能巡检,无人机配备有红外线热成像功能,在巡检侦查过程中可定位光伏板故障点、监测人员活动情况等。”海发农业光伏项目变电站站长曾庆辉介绍,目前,每个光伏区都安装有摄像头,接下来还准备安装火灾智能报警系统,在操作室或手机端就可实现远程监控。

黄芝波表示,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收尾排查和完善,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将转到提质增效上,进一步探索光伏产业发展新路径,推进“农光互补”,实现“一地多用”,让这片产业充分发“光”发“热”。

“像这些土层肥厚区域可以进行牛羊饲草、中药材等板下种植,而其他陡峭荒坡区域则可以进行鸡、羊等板下养殖。”黄芝波指向不远处光伏区介绍,当前,大唐贵州钟山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在探索“光伏+农业”开发模式,目前已协调省内农业种植科研机构编制方案,结合青林乡气候及土质情况,根据不同区域地块特征,因地制宜发展板下种养经济,力争最大化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当地群众收入。

记者在光伏场区看到,光伏板安装离地面约有一人高,整体设计低端的高度也有1.6米,牛站在板下高度有余,为之后发展板下种植养殖留出了足够空间,“光伏板下现牛羊”的景象顿入画中来。

带动发展实际是一种“双向奔赴”。“项目落地在这里,我们已然就是一体的,希望能在已有条件下尽可能提供助力,紧密协作,争取共赢。”黄芝波说,项目建设时,劳务用工基本是周边村民,用工最高峰时有1000多人,已发放劳务工资800多万元;项目投产后,向村民支付土地流转租金一年就有近200万元;后期的运营和发展,也离不开当地和村民的支持、参与及合作。

黄芝波特别提到,下一步,除了计划按照“光伏电站出资+专业企业出技术+当地村民出力”的模式建立合作,土地流转租金也会照付给村民,将在此基础上共创共享“阳光伏利”,为青林乡产业实践发展“蓄力赋能”。

一缕阳光带来希望,一束阳光带来温暖,一片阳光带来能量。据了解,海发农业光伏电站是六盘水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对带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聚集阳光,照亮山乡,这个“阳光产业”为小小的乡村带来了大大的“能量”,在可见的将来,青林乡“板上发电+板下种养”产业发展大有可为!(记者王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