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天堂“黑鹳之乡”

时间:2021-11-22 10:35:39 来源 : 经济日报 作者 : 杨学聪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一只背褐腹白形似老鹰的大鸟,伸展有力的两翼,在水面稍作停留后迅疾掠起。这种体长半米有余、掌握“稳、准、狠”捕鱼技巧的中型猛禽,名“鹗”,通称“鱼鹰”。不久前,这种颇具霸道总裁范儿的大鸟,再次造访北京房山的牛口峪湿地公园保育区,引得众多摄影爱好者备齐“长枪短炮”,过了把抓拍瘾。

“这是大鹗第三年来牛口峪湿地。”牛口峪湿地公园特别顾问李学伟告诉记者,今年监测人员第一次是9月8日在保育区边的电线杆上抓拍到大鹗。“我们用围栏在公园里圈出了一片保育区,有保安24小时值守,谢绝任何人进入。有了原生态的环境,摄影师经常能拍到稀奇古怪的小动物。”

大鹗出现的消息,让抓拍鸟类的摄影师闻风而来。他们为拍到大鹗觅食的照片,从日出到日落蹲守在它出没觅食的水塘边,最多时聚集了200多人。

房山区生态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32目83科3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余种、北京市重点保护动物130余种。在这里,受鸟类青睐的远不止牛口峪湿地公园一处。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两山围合出西、北环山,东、南向海的半包围地形,称“北京湾”。这里地形地貌复杂,五大水系分布,生境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日前,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生物多样性调查阶段性结果显示:北京市域面积约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0.17%,植物种类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8%。目前北京有确切记录的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

要成为鸟类生活的天堂,仅有先天优势还不够,更离不开给力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北京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最多、野生动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房山区拥有“中国黑鹳之乡”的荣誉称号。近年来,这里通过积极实施绿化空间提升、湿地生态恢复、保护区建设等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恢复措施,让不少鸟类在这里栖息停留。

此次大鹗出现的牛口峪湿地公园,正处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界的丘陵地带,其前身是燕山石化储存和处理炼化装置工业用水的水库,2017年底经升级改造成如今的模样。随着生态环境改善,湿地公园保育区已成为黑鹳、苍鹭、池鹭、白鹭、水鸡、绿头鸭、赤麻鸭等十几种野生鸟类的栖息地。

房山区园林绿化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黑鹳保护为例,他们通过实施绿化空间提升、湿地生态恢复、保护小区建设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措施,推动形成“人鸟共存”的和谐环境。目前,全区湿地面积达6510.37公顷;在十渡镇、佛子庄乡黑鹳主要栖息区域建立保护小区,设置繁殖小区4处、觅食小区8处、停歇地小区5处。原本以房山为迁徙中转站的黑鹳从“客人”变成了“主人”,种群数量从40余只增长到100余只。

为照顾好来往迁徙的鸟类,房山区在拒马河、长沟湿地公园、牛口峪水库建设了3个市级野生动物监测站,在大石河佛子庄段、崇青水库建设了2个区级野生动物监测站,科学全面监测野生动物栖息分布情况。专聘10人组建野生动物保护巡逻监测队伍,对野生动物繁殖地、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越冬地、集群活动区以及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等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域,加强野外巡查巡护。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房山的水面林间安家落户。2018年,牛口峪地区发现全球濒危鸟类,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震旦鸦雀;同年房山区大石河红领巾公园迎来大批迁徙天鹅,有疣鼻天鹅、大天鹅、小天鹅200余只;2019年,世界珍稀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也光临此地。

丰富的植被条件,优质的生态环境,让中国林蛙、豹猫、斑羚、西伯利亚狍、岩松鼠、红嘴蓝鹊等众多野生动物在此“安居乐业”。截至2020年底,房山区森林覆盖率达36.91%。全区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5类13处自然保护地,涵盖北京市全部自然保护地类型。(记者杨学聪)